
贫困,滋长了阿富汗的毒品种植,这背后,还有美国的推波助澜。
美中情局曾以毒养战,资助反苏武装,甚至制作手册指导,手把手让当地人种下罂粟。鸦片年产量激增至2000吨,阿富汗很快成为“毒品金新月”的核心。2000年,塔利班一度禁止罂粟种植,但美军次年入侵后,毒品贸易应声反弹。
为防止阿富汗塔利班得势,美国发起过“禁毒战”,试图抹灭自己亲手种下的恶果,收效甚微;20年来,禁毒又贩毒的阿富汗塔利班,也依靠这颗罪恶种子,获取资金。20年后的今天,阿富汗塔利班似乎“变了”。他们承诺,将依靠自然资源重建国家,阿富汗“将不再是鸦片种植和毒品交易的中心”。然而,在毒品经济的摧残下,最受伤的,是一代又一代平民。
美国给世界留下的烂摊子,又何止阿富汗。回顾美利坚240多年的建国史,没有发动或参与战争的时间,不足20年。是美国,在越南战争中,投放炭疽病毒生化武器,两到三代人之后,仍会引发不良反应;是美国,以莫须有罪名,发动伊拉克战争,导致超过20万伊拉克平民死于非命;也是美国,通过“代理人战争”,在叙利亚持续制造战乱,直到如今,三分之一叙利亚人仍缺衣少食,87%的人因为战乱储蓄耗尽。而今,“西贡时刻”在喀布尔重演,拼命爬上飞机起落架的民众,因为不懂如何自保,在飞机出航后从高空坠亡,上演了更大的悲剧。
人们似乎很难想象,这样的阿富汗,曾经稳定繁荣。现代化的电车系统在城市中穿行,璀璨的灯火点亮夜空,耸入云霄的山上,积雪终年不化, 那片土地,曾获称“东方小瑞士”。作为“丝绸之路”上的重要枢纽,喀布尔的历史遗迹灿烂辉煌。古老墓碑、城堡遗址,伊斯兰教的宣礼塔、清真寺,拥有上万件珍贵藏品的国家博物馆……如果没有连绵的炮火,阿富汗的文明,应该会更好地传承和延续下去。
阿富汗小说《追风筝的人》作者卡勒德·胡赛尼曾说,“哪怕几天,甚至一天发生的事情,都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全部人生”。阿富汗人民已遭受太多苦难,随着外国军队的离去,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,将面临新的复杂挑战。
骚鸭资讯全部来源于网络,请注意识别,谨防上当受骗。